給寶寶沖奶粉,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。特別是在寒冷的冬天,早晚溫差大,氣溫低,家長給寶寶沖奶粉會有一些不正確的做法,特別是奶液的溫度把握。冬天,如何給寶寶正確沖奶粉?哪些誤區(qū),家長需要避免?
沖奶粉的4個誤區(qū)
1、沖奶的水溫比往常要高一些
由于冬天氣溫低,天寒地凍,許多家人認為,沖奶的水溫要高點,寶寶會感覺胃里更暖和。這是一種錯誤的認知。沖奶粉的水溫不能因為環(huán)境溫度高低而任意改變,過高的水溫會破壞奶粉中的營養(yǎng)元素,反而對寶寶的健康不利。
正確做法:沖奶粉的水溫,嚴格按照奶粉罐上建議的水溫。通常是50-60℃的白開水最為合適。沖奶粉的順序是先放水再放奶粉,然后搖晃均勻。
2、奶粉濃一點,寶寶營養(yǎng)跟得上
很多寶寶的奶量會受到寒冷天氣的影響而降低。有些媽媽會有這樣的想法,“要不要把奶粉沖的濃一點?這樣就算寶寶吃的少,但營養(yǎng)能跟上?!边@是不可以的。過于濃稠的奶粉對寶寶的腸胃會造成負擔,出現(xiàn)腹瀉等腸胃問題,導(dǎo)致營養(yǎng)不吸收,從而影響生長發(fā)育。
正確做法:如果冬天寶寶胃口不太好,吃的少,建議可以去醫(yī)院查查是否因缺少微量元素所致。如果一切正常,則建議給寶寶奶粉喂養(yǎng)以“少吃多餐”為主。大一點的寶寶還可以通過添加輔食來攝入營養(yǎng)。
3、沖好的奶一直溫著
冬天天冷,家長給寶寶沖奶也會“凍手凍腳”,特別是半夜給寶寶沖奶粉,或者早起給寶寶沖奶喂奶。而且天一冷,沖好的奶容易涼。所以有媽媽會使用溫奶器。溫奶器是一個非常便捷的工具,但不能把沖好的奶液長時間放在溫奶器中溫著。這樣會導(dǎo)致營養(yǎng)成分流失,奶液不新鮮,對寶寶腸胃不好。
正確做法:每次都沖調(diào)新鮮的奶粉立即給寶寶食用,以免室溫下滋生細菌,導(dǎo)致奶粉受到污染。
沖調(diào)好、但從未喝過的奶粉,可以連同奶瓶一起放入冰箱中(溫度不超過5℃),但如果在24小時內(nèi)寶寶沒有喝,就需要全部倒掉。
寶寶喝剩的奶粉,如果2個小時內(nèi)沒有再喝,那么剩余的要倒掉。
4、用微波爐加熱奶液
冬天,沖好的奶很容易變涼,為了讓寶寶喝到溫度適宜的奶,家長通常會選擇重新加熱。有一種錯誤的做法是用微波爐加熱奶粉。因為微波爐并不是均勻加熱,物體會產(chǎn)生“熱點”,這可能燙傷寶寶的口腔。
正確做法:有一個簡單的加熱奶液的方法,就是“隔水加熱”。將裝有奶液的奶瓶放在盛有溫水的容器里,水的高度不要超過杯頂,偶爾晃動或轉(zhuǎn)動一下奶瓶,可以確保加熱均勻。加熱奶粉的時間不要超過15分鐘。
沖奶粉的5種水,讓寶寶健康大打折扣
1、礦泉水(或礦物質(zhì)水)市面上的礦泉水大多是針對成人的,里面的元素含量和比例并不適合小寶寶,如果長期大量飲用,會增加腎臟負擔。新生寶寶的腎臟功能尚未發(fā)育完善,嚴重的話會造成血尿的出現(xiàn),加大患腎結(jié)石的風險。
2、再度煮沸的水重復(fù)煮開或反復(fù)煮開的水,其硝酸鹽及亞硝酸鹽的濃度較高,使人心跳過速、呼吸困難。情況嚴重的時候,還有致命的危險。所以,對于內(nèi)臟功能還不十分完善的小寶寶,長期飲用這樣的水對寶寶健康影響很大。
3、家用硬水軟化器處理過的水家用硬水軟化器處理過的水鈉含量過多,不利于寶寶的腎臟。
4、放置時間過長的水超過12~24小時的保溫瓶(壺)中的水,或燒水壺剩下的水,容易被細菌污染,且硝酸鹽向亞硝酸鹽轉(zhuǎn)化增加,對寶寶腎臟造成負擔。
5、家用濾水器過濾出來的水因為不能及時清洗及檢測,濾水器很可能藏有大量細菌,致使水被污染。
那么問題來了什么水適合沖奶粉?答案是——白開水!白開水是奶粉的絕佳伴侶,水呈惰性,在沖泡奶粉時扮演的純粹只是“溶劑”的角色;白開水幾乎不含任何其他物質(zhì),因此不會改變奶粉中各種營養(yǎng)素的配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