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肯定,需要鼓勵,然而很多父母的鼓勵方式往往達不到預(yù)期的效果,那么什么樣的鼓勵方式更有效呢?以例為證:
距離學校期末考試沒幾天了。再怎么任孩子磨蹭、松散的家長都開始沒法淡定了。
“抓緊好好復(fù)習,等期末考好了就獎勵你”“如果你這次考了前三名,寒假就帶你出去?!蹦闶遣皇怯珠_始用這些話來督促孩子復(fù)習了?
家長在激勵孩子主動學習這件事上總是費勁了心思,定計劃,給承諾,用禮物、用物質(zhì)刺激孩子,但是效果卻不一定好。甚至有家長提出疑問“獎勵孩子和賄賂孩子有什么區(qū)別?”
趁著孩子還有充足的時間準備期末,學堂君今天倒是想好好和家長們聊一聊:同樣是獎勵孩子,為何在不同的孩子身上,效果卻截然不同。
獎勵并不是賄賂
有些家長擔心,獎勵可能降低孩子對事情本身的興趣。然而在諸多研究之后,研究者發(fā)現(xiàn):如果無論孩子表現(xiàn)如何都給獎勵,獎勵就會削弱孩子的興趣;但如果獎勵與表現(xiàn)好壞有關(guān)的話,會讓孩子更加喜歡這個任務(wù),因此獎勵是可以提高孩子內(nèi)在的興趣的。
然而,在這個過程中,卻有不少家長把“賄賂”當成了“獎勵”來使用。
先看這樣兩個例子:
在商場,一個孩子和父母大吵大鬧,撒潑打滾,父母看上去束手無措,急于擺脫這樣的窘境的他們最終選擇用“賄賂”來解決問題:“如果你不再耍賴了,我就給你買那個玩具”。
但是,如果你在進商場之前,和孩子說:“你在購物車上面坐得好好的,不要哭鬧,不要亂踢,如果你能夠做到我就會給你獎勵:回家的路上我們會去逛公園?!边@就是獎勵。
都是父母給孩子某些東西,以改變或修正孩子的行為,賄賂和獎勵似乎難以區(qū)分。但本質(zhì)上賄賂和獎勵絕不相同。
什么是賄賂?往往是被折磨得“彷佛身體被掏空”的父母許諾孩子,如果他們好好表現(xiàn)就答應(yīng)他們的要求?!敖^望”的父母用賄賂換取對孩子的掌控。這會讓年幼的孩子認為,自己表現(xiàn)不好的時候,卻會得到某個獎勵。
而“獎勵”針對的是孩子的正面行為,對孩子來說,這是一種驚喜?!蔼剟睢被蛘摺罢驈娀笔墙虒?dǎo)孩子表現(xiàn)得體的最好策略。獎勵孩子的正確行為,比懲罰他們的不當行為更可取。
賄賂針對的是孩子的消極行為,而獎勵卻是用來鼓勵孩子的正面行為。
如何獎勵孩子才是一門學問